2021年苏州市高中语文、化学课改展示活动在吴江中学顺利举行
日期:2021-12-29 13:45:25  浏览量:1

 近日,2021年苏州市高中课改展示活动(语文、化学)在吴江中学顺利举行。1227日,语文学科开展主题为常识·常规·常新——新课程背景下有效课堂的常态化研究与实践”的课改活动1228日,化学学科开展主题为以高质量问题引导思维”的课改活动。此次活动包含展示课、研讨评课两部分。


语文学科:

 高一年级以《涉江采芙蓉》这首古诗为展示课文本,吴江中学的倪惠芳老师通过让学生思考“抒情主人公是谁”和“涉江采芙蓉的是谁”两个问题,率先打开了学生的思维,激发出了学生学诗的热情。全市各个区域的其他几位老师从诗歌的多种可能性角度设置,引导学生从固有的理解中挣脱出来,课堂气氛也十分活跃。


 高二年级以《荷花淀》一文为此次展示课文本,几位老师带给了大家不同的体验。吴江中学的洪玲玉老师带领学生回顾有关小说的基本知识,并引导学生紧紧围绕小说的三要素展开对本篇课文的分析,结构清晰,内容丰富;西安交通大学苏州附属中学的沈晓丽老师设置了学生作为电影导演拍电影的情境,迅速吸引学生,并以此展开对文本中的对话场景、人物形象、环境场景等方面的深入研讨,以学生探讨为主;沈晓丽老师及时引导,学生参与度很高;江苏省苏州中学的顾芸老师以两幅荷花图片引入,进而指引学生一同深入探讨文本中的任务、场景等,并引导学生发现、总结本文的艺术特色等,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最后吴江区教育局教研室教研员陆丽萍老师以《荷花淀》《德军剩下来的东西》两文为例,为大家带来了文学作品写作意图与表达形式的关联一课,学生们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中积极参与思考,畅所欲言,受益颇多。





 高三年级的展示主题是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复习指导。震泽中学的杨静老师侧重解读非连续性文本情境运用题,先带领同学们研究命题规律,然后依托文本,进行题干研读、文本梳理、区域精读,最终形成书评类文本解题思路。课堂上注重师生互动,善于引导学生思考,注重课堂的生成性,对于高三学生复习此类文本具有指导性。



化学学科:

 高三的开课主题为“实验方案设计”。吴江平望中学衡科学老师从高考出发,立足于近五年高考关于实验的考察方向。以2019年高考题为例分析了这部分在高考中的考试范围,出题方式,分值占比等。与学生共同探究出一套“原料——物质转化——产品混合物——产品”的分析过程。并从实验的条件控制,试剂的加入顺序,试剂的加入量与起止条件,产品的分离提纯等角度补充说明。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提升了实验题的解题能力。


    高一的开课主题为离子键。吴江中学的黎兆老师带领学生从用水泥和砖块砌墙出发,过渡到构成物质的不同微粒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并着重分析了构成氯化钠的钠离子和氯离子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离子键,线条明确,整体流畅;昆山震川高级中学的沈玉红老师结合氯化钠从水溶液中结晶的视频和氯化钠晶胞模型,带领学生认识到由于钠离子和氯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使得氯化钠微观结构上呈现一定的规则排列,进而大家能够看到有规则形状的氯化钠晶体,沈老师语言简练,亲和性强,学生参与度很高。最后吴江区教研员胡先锦老师立足基础,以问题为导向,从“谁将原子组成世界”出发,激发学生对微观粒子如何组成宏观物质的兴趣。并集中研究了离子化合物,以氯化钠为例不断提出“为什么电子会转移?钠离子与氯离子有哪些相互作用?会不会无限靠近?强弱受哪些因素影响?如何用符号表示反应过程?”等等,让学生对于微观世界的认识提升了一个层次,激发学生对化学本质的探究兴趣。

 



 当日下午的第二节课,在至善楼底楼报告厅开展了教研员评课活动。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徐雪明老师和曹旭琴老师为展示课活动进行了点评总结,并为大家分享了他们的备课、教学经历,给大家带来了灵感。并指出老师们在实际日常教学中应当多思考如何以高质量问题引领学生思考,提升课堂质量,为老师们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指名方向。

校址:苏州市吴江区太湖新城高新路2888号 邮编:215200 
联系(投诉)电话:0512-63026111
维护部门:信息中心  维护电话:0512-63026029 技术支持:苏州网信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吴江中学 2010  苏ICP 备10074694

2021-12-29 14:2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