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立校,素质立身
日期:2021-04-28 08:58:48  浏览量:2903

吴江中学理念文化

 

 

千年县学,百年新学。北宋大中祥符五年(公元1012年),吴江官修学宫,祭孔尊儒,开启了庠序千年的县学时代。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近代著名教育家薛凤昌与费伯埙等在鲈乡亭畔江震高等小学堂旧址创办吴江县立中学,揭开了百年新学帷幕。千百年来,作为吴江办学历史最悠久的学校,吴江中学积淀丰厚的底蕴,形成独具儒学特色的“学宫”文化。

 

第一章  理念文化

一、理念体系

(一)学校意象:学宫

(二)核心理念: 人文立校,素质立身

(二)学校愿景:水木江中,人文家园

(三)学校精神: 明德至善,时习日新

(三)一训三风:校训——朴实

校风——谨朴养正

教风——立德修能

学风——敏思笃行

二、具体阐述

(一)学校意象

【表述】学宫

【阐释】

学宫是中国古代地方政府设立的学校,通常同时有孔庙和儒学建筑,兼有祭祀孔子和培养人才的双重功能。“学宫”一词最早在西周时期已经出现,是周天子专门教授国子和贵族子弟的场所。明清之际,作为官学的学宫与地方孔庙共同组成了一个特殊的建筑群类型——庙学建筑,孔庙成为学校的信仰中心,学校成为孔庙的存在依据,这种合二为一的庙学亦称“文庙”。

据《吴江县志》记载,北宋大中祥符五年(公元1012年)奉诏修建学宫,兴办官学。绍兴中(1131年),移建大成殿于学左,乾道初(1165年)又建明伦堂、琴书楼等,自此庙学并立,井然有序。可见,吴江“学宫”的历史至今有千年。

肇始于民国元年(1912年)的吴江中学,虽五迁校址,但“千年县学”的儒学积淀,造就了她儒风浩荡的品性和灵性。恢恢文庙,集儒家之正气;幽幽学宫,汇诸子之要义。地处吴头越角的吴江中学,在吴文化的浸润下,一代代名师学者不断地深化人文精神,使得学校桃李满天下,英才遍神州,出现了人文荟萃、名家辈出、桃李成林的辉煌景象。伴随着吴江“从运河时代走向太湖时代”的城市化进程,吴江中学于2012年百年华诞之际,迁址于太湖苏州湾之滨,开启了现代教育发展的历史新征程。

爬梳在历史的积淀中,吴江中学以儒风吴韵的现代“学宫”为学校的文化意象,比较准确地勾勒了学校的历史渊源、地域风貌和价值定位;学校以此形象定位来统摄新时期学校文化建设,对内可以激励江中师生励精图治,奋发向上,对外能够更好地提高学校的影响力和认同度,才能在公众心目中留下鲜明印象,赢得社会声誉。

(二)核心理念

【表述】人文立校,素质立身

【阐释】

人文立校,其意在于清晰而鲜明地表征出学校的立校之基是人文素养与人文精神的发展,将培养具有现代人文素养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人”作为学校的重要使命。同时,也蕴涵着学校要把弘扬人文精神作为一以贯之的工作重点,将学校文化建设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充分发挥“人文”在学校发展中的龙头带动作用,从而成自己的办学特色。以此立校,才能摆脱以往“千校一貌,万生一面”的模式桎梏而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才能在展示个性的同时,建设特色、成就特色,进而体现学校自身的存在价值,才能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为社会培养具有人文素养的现代人。

“立校”的终极目的是“立人”。素质立身,就是把人的素质作为安身立命之基,这是对素质教育思想的一种积极呼应。全面提高包括道德素养、智力素养、身体素养、审美素养、劳动技能素养、心理健康素养在内的核心素养,是坚持素质立身的必然使命。在这多元素质中,立德树人是素质立身之根本。因此,培养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合作、学会健体、学会审美的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现代文明人,是素质立身的应然担当。

“人文立校,素质立身”的提出,既基于对现代人主体性缺失的反思,也包孕了学校自身的发展优势。因而,人文立校,就是主体性的高扬,就是向人还原,就是以人文化的教育培养主体性的人,它着眼于对人潜在的情感与人文素养的精神性开发。素质立身,就是以“人所以为人”为理念的基石,以素养全面为目的,以“全人”的发展为最高形态。“人文立校,素质立身”着眼于人文素质教育,才能消解人性的偏狭,培养出具有尊重、宽容、理解的生存性人格,进而造就诗意的人生。

当然,“人文立校,素质立身”是对近年来科学教育过度任性、人文教育日渐衰微的一种矫正。其实,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可以兼容。科学教育应该纳入人文的框架,人文教育应该以科学为支撑。因而,我们理解的“人文”是指文理融通的二元整合,天人和谐的现代意识,完美至善的道德修养,理性高雅的精神追求以及尊重个性的生命关怀。

(二)学校愿景

【表述】水木江中,人文家园

【阐释】

“水木”既指自然界的两种事物,也指中国古代五行中的两种物质。最早见《尚书·洪范》记载:“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顺从人的要求而易变革其形状),土爱稼稿(指庄稼)。”五行中相生相克理论认为“水生木”,蕴含着秀水环绕,草木生长之意。“水木江中”意味着地处江南水乡的吴江中学在发展过程中与自然相谐,建设清泠逸秀的花园式学校和人才辈出的毓秀之地的愿景。

“人文”一词最早出现在《周易》“贲(bì)”(六十四卦之一)卦,“文明以止,人文也。”指修饰,修饰出美,故曰“美在其中”。《辞海》解释:“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人文是吴江中学百年来积淀的办学底蕴,蕴含着人文立校的办学理念,从一定意义上也规约着学校特色发展的方向。“人文家园”意味着学校着眼于营造让师生倍感关爱、身心愉悦的温馨家园的愿景。

(三)学校精神

【表述】明德至善,时习日新

【阐释】

“明德至善”语出《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意为彰明伦理,完善品德;具有理解、普及和恪守道德之义。“至善”中的“至”为最,“善”为完美。事物的完美境界只有在不停的追求中才能达到。时习语出《论语·学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其意为,学习必须按时温习,经常练习。“日新”出自《礼记·大学》:“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意思是说,每天都在更新,每月都有变化;后常被引申为不断自我更新,使自己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明德至善”要求学校师生要净化自己的德行,以修身为本,达到内心清明高尚的境界。把“明德至善”作为一种崇高的道德追求,鲜明地表征了吴江中学秉承“明德”精髓,倡导“先做人,再做事”的德才兼备的人才培养理念。“时习日新”要求全校师生以学习为乐,温故知新,大胆实践,知行合一,进而达成“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目标愿景。

“明德至善,时习日新”作为江中精神,言简意赅,典雅含蓄,其内涵熔古铸今,言尽而意无穷。上句“明德至善” 讲思想品德,倡导修身养性;下句“时习日新”,讲为学之法,落实认知策略。既传承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又符合当今世界和国家人才培养的基本精神,与学校教书育人的宗旨相吻合。作为学校全员的精神面貌、精神追求和实践探索,“明德至善,时习日新”有利于激励学校全员以志存高远的理想、矢志不渝的追求和勇于超越的作为来完善自我、奉献学校。

(三)一训三风

1.校训

【表述】朴实

【阐释】

“朴实”取意《老子》“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有“保持朴质、减少私欲”之意;朱熹也有“直谅朴实,处事不苟”一说,倡导为人做事务必淳朴诚实、质朴笃实。校训“朴实”于民国建校之初确立。办学者立“朴实”为校训,并对其作了具体的阐释。

“朴”为训,就是要知晓“世不从朔,人趋浮薄。力矫其风,还淳反朴。”意思是说,世事万物都从最初开始,世人的轻薄浮躁的风气也是这样慢慢形成,所以要下大力气纠正这种不良的风气,回归到自然淳朴的状态。换言之,为人做事要戒除浮夸与轻薄,努力回复到人本来的淳厚、朴实的本性。

“实”为训,就是要明白“灿灿春华,不如秋实。学贵有用,虚浮何益。”其意为,春天的百花繁华,不如秋天的硕果累累。学习最重要的是要习得致力致用的东西,空洞浮泛是没有任何益处的。换句话说,学习知识的根本目的是指导实践,只有把学习成果运用到实际工作中,运用到解决问题中,才能把握实际情况,更好地服务实践。如果光顾着夸夸其谈,浮而不实,不能用于指导实践,那是一种本末倒置。

校训“朴实”表达了办学者对后学者的一种希望,就是通过学校的教育活动来培养“淳朴”的人格,并且学以致用,期待他们将来能够承担改造社会、服务实践的责任。校训“朴实”二字,源自中国文化传统,是中国知识分子对故土、对现世的一种积极情怀,是一种真诚待人、质朴厚实的人生态度,既反映江中的优良传统和特点,又表明今后的办学追求和态度。

2.校风

【表述】谨朴养正

【阐释】

“谨朴”,“谨慎淳朴”之义。语出《汉书·薛宣传》:“而粟邑县小,辟在山中,民谨朴易治。” “养正”,语出《易经·蒙卦》:“蒙以养正,圣功也。”所以要“养天地正气”,涵养德性,引领正道;养习惯之根,正做人之本。

谨朴养正,是从道德的角度对立身处事提出的要求,就是要谨慎淳朴,涵养德性,引领正道,是人文精神的体现。

3.教风

【表述】立德修能

【阐释】

“立德”,语出《左传》:“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万世师表孔子集三者于一身。

“修能”,语出屈原《离骚》:““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其意为卓越的才能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为师的首责;加强自身修养,砥砺师德修养是对教师职业的基本规范。

4.学风

【表述】敏思笃行

【阐释】

论语有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是说,一个人的学习,如果只知死记硬背,而不加以思考、消化,那他就毫无收获。只有在读书学习中有所思、有所悟,才能更好地在读书学习中产生共鸣,更好地在感悟中汲取知识,做到举一反三。学生应当在平时乐学多思,日积成习,温故知新,努力将之培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并且进一步将学与思贯穿于生活的方方面面,为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笃行,语出《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其意为学以致用,执着实践。从治学态度和方法上看,不仅要认识,尤其应当实践,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宋朝朱熹言:“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就是说,实践越扎实,认识就会更加清晰,知识就会更巩固。打造良好学风,强调知行合一,行胜于言,重视实践,不搞脱离实际的教条主义研究和治学。

 

校址:苏州市吴江区太湖新城高新路2888号 邮编:215200 
联系(投诉)电话:0512-63026111
维护部门:信息中心  维护电话:0512-63026029 技术支持:苏州网信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吴江中学 2010  苏ICP备2022047387号

2023-05-19 15:43:58